在看完A隊的隊伍後,緊接著C隊也緊跟在後,
不過在北大路上,C隊會先轉進仁愛街中,兩隊只有短暫的交會,
而在C組的隊伍中,也全都是全國知名的北管團,且相較於A隊,
C隊的許多軒社團體,都常出現於全台灣各大廟會場合,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
這組的開頭就是上一篇介紹過的新竹振樂軒,押尾的則是新竹眾樂軒,
隊伍裡面還有彰化梨春園、淡水南北軒、林口樂林園及西定路聚樂社等,在全台各地均頗具知名度,
且實力基本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好,由於所有隊伍都只有吹陣,因此行進的速度都相當快,
看完C隊以後,就只剩從後站竹蓮寺出發的B隊沒有拍到,
我們則是先驅車超前隊伍,直接來到東門圓環等待三隊隊伍會合,拍攝這難得的時刻,
C隊鮮花頭旗
參與隊伍:新竹振樂軒頭旗紗燈
北管落地吹
壓帆
參與單位:屏東慈鳳軒,為屏東慈鳳宮阿猴媽的駕前軒社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桃園鈞天社,鈞天社應該不用多作介紹大家相當熟悉,隸屬於桃園大廟景福宮的駕前軒社,
常見於全台灣各大廟會場合,屬半職業團,開館至今也九十二年了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彰化梨春園,創建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為彰化城內四大管之一,
其曲館亦被彰化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梨春園亦為彰化南瑤宮老大媽會的駕前曲館,在彰化當地可說是相當夠份量的軒社,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淡水南北軒頭旗西燈
風帆
彩牌
淡水南北軒相信大家應該也都不陌生,每年都會於西秦王爺聖誕時舉辦遶境活動,
三不五時也會出外去到別的地方演出,開館至今已九十九載,明年要堂堂邁入第一百個年頭,
也是目前大台北地區軒社中,還保有許多自己子弟兵的軒社團體,
北管落地吹
壓帆
參與單位:台東寶桑庄振樂軒
頭旗宮燈
來自後山的團體,看裝備應該是近期成立的團體,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左營安樂軒頭旗
北管落地吹,職業吹陣性質,常見於南部各大廟會場合
參與單位:林口樂林園,林口樂林園創立於民國十五年,現已傳承自第八代,
林口軒社亦少見於外地,版主也只有拍過幾間而已,每年竹林山觀音寺的林口子弟戲文化節,
是拍攝林口各軒社的最好時機,百人聯合排場的陣容,陣容相當壯盛,希望之後有時間能去記錄一下囉~
頭旗西燈
風帆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基隆西定路聚樂社,版主最為熟悉的軒社,西定路聚樂社跟新竹地區許多廟宇都有交流,
這也不是西定路聚樂社第一次來新竹繞境了,但應該是今年第一次出門,裝備也拉了不少出來,
頭旗紗燈
三角旗
這幾年新作的木雕彩牌
北管落地吹
四角菜刀旗
C隊最後一個單位是新竹眾樂軒,頭旗西燈
四角菜刀旗
北管是找菁桐聚樂社代打
壓帆
接著ABC三隊都來到東門圓環附近集合,在等待會合的時候,先帶大家來看到竹塹北管藝術團的木雕傢私,
木雕彩牌
木雕鑼架
木雕花籃鼓架
東門圓環有做一線道交管
隊伍從A隊開始依序出發,轉進東門街朝城隍廟前進
A隊鮮花頭旗
走路鼓亭
參與單位:竹塹北管藝術團頭旗西燈
三角旗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台北稻江共樂軒
頭旗西燈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萬里崁腳得意堂老爺會,頭旗紗燈
北管落地吹
壓帆
參與單位:板橋江子翠潮和社頭旗西燈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台中北屯福樂軒
北管落地吹
參與單位:彰化和美成樂軒
北管落地吹
壓帆
參與單位:板橋溪州福安社頭旗
木雕彩牌
北管落地吹
壓帆
參與單位:新竹新樂軒風帆
彩牌
北管落地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