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太子中雙會隊伍全數通過後,緊接著下一番的大甲聖母宮赫武堂,
同樣也是來勢洶洶的一個單位,所聘請的藝陣也是爆量的多,而且質與量都相當夠水準,
赫武堂從自己迎圓科遶境開始,到去年擔任永華宮環台遶境先鋒官,
這幾年大型廟會場合出轎都相當令人驚艷,從去年永華宮環台回台南遶境時出了開外掛的一番後,
這次赫武堂出轎南州,除了有聘請許多不同種類的藝陣外,隊伍陣容還是主打傳統軒社路線,
此次赫武堂共邀請二組北台灣知名的軒社南下參與遶境,分別是基隆聚樂社十八組及宜蘭集和堂,
二組軒社都各自攜帶不少稀奇古怪的辣手裝備繡布南下,其中十八組出了五種不同類型的吹陣,
而宜蘭集和堂則是拿出現在相當罕見的「春榭」,由於二間軒社都是不常出門的單位,
加上二間軒社分屬福祿、西皮不同派別,頗有早期軒社拚場互別苗頭的味道,
許多辣手裝備更是殺了版主不少底片,赫武堂這番從頭到尾看下來也只有用瞠目結舌這四個字可以形容,
慶讚單位:大甲聖母宮赫武堂隊伍頭
紙塑宮燈
鮮花宮名牌
開路鮮花車
頭旗宮燈
大北旗
聘請單位:雲林元長金敕順
頭旗紗燈
四角菜刀旗
牛舌旗
三顆大鑼開路
田都元帥
壓帆
藝閣車
北港真人藝閣
鮮花風帆
聘請單位:艋舺堀江町金龍團
頭旗西燈
鯉魚陣
旗隊
水龍陣
雙龍搶珠
壓帆
慶讚單位:新竹尊新堂頭旗西燈
新竹哨角
慶讚單位:民雄玄財會館
頭旗西燈
肚兜旗
將腳
幽冥官將首用天棚遮陽,倒是第一次看到,有點特別
聘請單位:羅東嘉興團頭旗西燈
風帆
四角菜刀旗
彩牌
中西樂
赫武堂南瀛藝陣造型花車
電子花車
鬥牛陣
公背婆
跳鼓陣
每一陣前面都有彩繪看板,不僅具有古早味,更顯現出請主的用心
高蹺陣
十二婆姐陣
慶讚單位:基隆蚵殼港聚樂社十八組
馬隊督陣開路,早期的古早味大面督陣旗,現在已較少見
頭旗紗燈
大鼓弄
風帆
金獅團
哈仔獅陣
風帆
霸氣的龍鳳閣吹陣,不僅是視覺上聽覺上都一次滿足,出動一次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現在能夠再看到這種早期大軒社拚場的產物,真的是相當不容易,
四角菜刀旗
金龍團
龍虎旗
金龍陣
四角菜刀旗
木雕彩牌
北管落地吹
此陣為正港的基隆福祿子弟
四角菜刀旗
馬隊吹
四角菜刀旗
什音天棚,十八組是目前基隆地區軒社中少數尚有完整天棚的軒社之一
尉遲元帥及秦元帥,身穿宜蘭文龍繡莊的戰甲
壓帆
鮮花風帆
風帆
赫武堂保安將爺團頭旗紗燈
鑼鼓陣
鮮花風帆
仿台南舊城區將爺團的配置,有雞毛毯子跟三叉以及大旗
赫武堂保安將爺團
大爺二爺
張蕭劉連四將軍
聘請單位:宜蘭集和堂,集和堂創建於日治大正年間,為宜蘭地區北管西皮派的代表軒社之一
木雕彩牌
三角旗及四角旗均為宜蘭麗鴻繡莊出品的辣手逸品
彩牌
木雕花籃鼓架
此次眾家攝影師北管愛好者所拍攝的焦點-「春榭」,由於擁有的軒社實在不多,
加上雕工細膩維護不易,版主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次南下南州真的是一飽眼福!
春榭又名茶水攤,通常走在神轎前,上頭盛裝茶水、四方金、鮮花素果,用以取代傳統的香擔,
北管落地吹
肚兜旗
涼傘
陳欽差黃太尉神將
最後是大甲聖母宮赫武堂廣澤尊王神輿
廣澤尊王聖駕
中壇元帥聖駕
茄苳入石柳武轎是府城雕刻名師陳南陽師傅的作品
後送為高雄太子會銘義壇小法團
徐甲真人聖駕
閭山道童聖駕
高雄太子會銘義壇小法團
鮮花壓帆
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