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由於每年必看的基隆聚樂社藝宣大隊西秦王爺聖誕遶境,
因為疫情因素停辦一年,加上手上還有特休假尚未用完,版主這天便請了一天特休假,
前往桃園大溪,拍攝著名的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俗稱「大溪大拜拜」,
這次同時也是版主首度拍攝大溪大拜拜,雖說之前來過大溪幾次,但拍廟會同時也是第一次,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遶境亦是屬於年例遶境性質,有夜巡及正日共計二天的繞境活動,
正日繞境這天又分為早上場及下午場,加上前一晚的夜巡算是有三場遶境活動,
三場參與的單位都不一樣,但是遶境的路線都是一模一樣,算是這場遶境的特別之處,
而大溪大拜拜的參與單位均以大溪在地的單位為主,這些單位在當地又稱「社頭」,
大溪地區共有超過三十個社頭,社頭早期由當地不同區域及行業的居民所組成,
亦是大溪大拜拜的一大特點,今年雖說並沒有所有社頭全數參與,但雖不中亦不遠矣;
版主這天則是透過友人搭載前往大溪,抵達時上午遶境的隊伍正在入廟,
由於這天版主的重點擺在下半場的遶境活動,上午場的遶境簡單拍了一陣後,
便先中離前往吃中餐,之後再轉往下半場隊伍集結出發之處,預計完整拍攝下半場的遶境隊伍,
慶讚單位:大溪同人社,巨型壓帆,未出門置於大溪福仁宮內
大溪福仁宮,位於大溪老街內,距離大雞普濟堂相當近,主祀開漳聖王,創建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
大溪同人社香案桌則是擺設於福仁宮的虎邊,大旗
頭旗
香案一景
列位眾神聖駕
慶讚單位:大溪百吉聚賢慈惠堂
瑤池金母神轎
慶讚單位:大溪永福同義社,頭旗西燈,同義社創建於日治大正十三年(1924),是由大溪烏塗窟地區的礦工所組成
木雕彩牌
慶讚單位:板橋江子翠潮和社贈匾
慶讚單位:板橋江子翠潮和社北管落地吹
三太子神偶
三角旗
四角菜刀旗
北管落地吹
同義社神將均穿著早期宜蘭戰甲,相當霸氣大扮,千順將軍
後面二隊神將的帽盔是宜蘭麗鴻繡莊的作品,周倉將軍及關平太子
馬超將軍及黃忠將軍
神轎
壓帆
慶讚單位:大溪永福永安社,頭旗西燈,永福永安社創建於日治大正八年(1919),是由大溪烏塗窟及娘仔坑一代的茶農所組成
花鼓
土地公神偶
北管落地吹
大關刀
滿路香擔及神轎
壓帆
吃飽飯後前往出發點途經大溪樂安社社館,木雕彩牌,大溪樂安社係大溪最早成立的社頭,創建於日治大正三年(1914)
大旗
二面普濟堂的賞旗均是宜蘭麗鴻繡莊的作品
早期獲贈的西洋旗
由於樂安社是參與前一天夜巡的單位,這天並無出門,
但該社的關興將軍及張苞將軍實在太帥氣,還是必須要來拍攝一下,
大溪樂安社張苞將軍及關興將軍
身著宜蘭麗鴻繡莊的戰甲及盔帽,一等一的辣手
神將頭的神韻相當傳神
早期的繡品工藝真的是無話可說的好看